白絲行原文
繅絲須長不須白,越羅蜀錦金粟尺。
象床玉手亂殷紅,萬草千花動凝碧。
已悲素質(zhì)隨時染,裂下鳴機色相射。
美人細意熨帖平,裁縫滅盡針線跡。
春天衣著為君舞,蛺蝶飛來黃鸝語。
落絮游絲亦有情,隨風(fēng)照日宜輕舉。
香汗輕塵污顏色,開新合故置何許。
君不見才士汲引難,恐懼棄捐忍羈旅。
白絲行注釋
1、天寶十一二載(752-753 )間,客居京師所作。詩詠白絲,即墨子悲素絲之意。
2、繅絲:把蠶繭浸在熱水里,抽出蠶絲。
3、越羅:江浙一帶的續(xù)羅。蜀錦:四lil的錦緞。金粟:尺子上表示分寸長度的星。
4、象床:即織機。象,全詩校:“一作牙。”玉手:指織女的手。亂殷紅:經(jīng)緯錯綜。
5、動凝碧:光彩閃爍。
6、“已悲”句:《墨子·所染》:“子墨子言,見染絲者而嘆日:‘染于蒼則蒼,染于黃則黃,所入者變,其色亦變。五入必(畢),則已為五色矣。故染不可不慎也。”’染:全詩校:“一作改。”
7、色相射:五色互映。
8、細意:精心。
9、宜:全詩校:“一作疑。”
10、輕:全詩校:“一作清。”污顏色:全詩校:“一作似微污,一作污不著,一作似顏色。”
11、何:全詩校:“一作相。”
12、才:全詩校:“一作志。”
13、羈旅:長久寄居異鄉(xiāng)。
白絲行的詩意/白絲行的意思
繅絲的時候希望它盡量長,而不在意它有多白凈,越地的羅和蜀地的錦都要用鑲有金粟的尺子來量(意為貴重)。絡(luò)絲之后,用各種花草的染料將它染成美麗的顏色。這時已經(jīng)因素凈的質(zhì)地被恣意染色而悲傷,但當(dāng)它從織機上被剪下時仍然為它的華美而贊嘆。
小心地將它熨得服貼平整,裁縫用它來制衣時將針線的痕跡都掩蓋起來。春光明媚的時候穿著這樣的衣服為了你翩然起舞,美好的樣子引來蝴蝶圍繞、黃鸝啼叫,連飛揚的柳絮和飄蕩的柳枝似乎也含情意,衣裙隨風(fēng)擺動,輕柔隨身。嫌薄汗和些許塵土污染了它的美麗,衣服打開來穿的時候還是新的,脫下來的時候已成了舊裝不知道放在哪里了。
你不知道吧,那些有才華的人要被賞識有多么的困難,即使被起用了,又害怕哪一天會被棄置,這樣的賞識對他們來說也是痛苦而又難熬的旅程啊!
白絲行賞析
《白絲行》的作者是杜甫,被選入《全唐詩》的第216卷第14首。此詩當(dāng)是天寶十一二載間,客居京師而作。這首詩詠白絲實是感慨詩人自己:既要有所作為,又要保持自己潔白的品質(zhì)。
此詩當(dāng)是天寶十一二載間,客居京師而作,故末有忍羇旅之說,當(dāng)依梁氏編次。師氏謂此詩乃譏竇懷貞。鶴云:懷貞亡于開元元年,公時才兩歲,于年用不合。
白絲行的作者—杜甫簡介
杜甫,人稱杜子美(公元712—公元770)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杜少陵,杜工部等,盛唐大詩人,號稱“詩圣”,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代表作“三吏”(《新安吏》《石壕吏》《潼關(guān)吏》)“三別”(《新婚別》《垂老別》《無家別》)。原籍湖北襄陽,生于河南鞏縣。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。唐肅宗時,官左拾遺。后入蜀,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(jié)度府參謀,加檢校工部員外郎。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、杜工部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一生寫詩1500多首,詩藝精湛,被后世尊稱為“詩圣”。
杜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、世界文化名人。杜甫曾任左拾遺、檢校工部員外郎,因此后世稱其杜工部。以古體、律詩見長,風(fēng)格多樣,以“沉郁頓挫”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(fēng)格,而以沉郁為主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(zhuǎn)衰的歷史時期,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、政治黑暗、人民疾苦。 他的詩反映當(dāng)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,因而被譽為“詩史”。杜甫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詩藝精湛。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,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,比如“三吏”和“三別”,并有《杜工部集》傳世;其中“三吏”為《石壕吏》《新安吏》和《潼關(guān)吏》,“三別”為《新婚別》《無家別》和《垂老別》。杜甫的詩篇流傳數(shù)量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,是唐代最杰出的詩人之一,對后世影響深遠。 同李白被后人稱為“李杜”
聯(lián)系編輯:丁笑
聯(lián)系郵箱:dingxiao#pcbaby.com.cn(請將#改成@)
聯(lián)系電話:020-38178288-3033
賬戶未綁定手機號
綁定 ×